福建中醫(yī)藥大學藥學院 華碧春
春季萬木爭春,生發(fā)向上,根據(jù)中醫(yī)理論整體的天人相應觀,人與自然是一個有機整體,肝臟膽腑應春季,屬木,而自然界中木性清揚、舒展,肝臟膽腑具有木之升發(fā)舒暢的本性。
中醫(yī)學認為,肝主疏泄,疏指疏通;泄指發(fā)泄、宣泄、升發(fā),因此肝具有疏通開泄的生理特性和疏通抒發(fā)的功能,能夠主導人體氣的升降出入運動,主要功能包括調暢人體情志,舒暢情緒;幫助膽汁分泌與排泄,以幫助脾胃受納、消化和吸收水谷精微;同時還能協(xié)助調節(jié)生殖機能;疏通血液和水液代謝作用。同時肝還有藏血功能,表現(xiàn)為儲存血液和調節(jié)血量作用。以上肝臟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與肝氣的疏通調達密切相關。
如水能載舟,亦能覆舟。正常的自然界氣候“風寒暑濕燥火”為六氣,人體正氣充足時能夠適應氣候變化,有利于人體;但當氣候異常時,六氣就可能轉變?yōu)閾p害人體的致病因素,稱為“六淫”。春季氣候開始轉溫,多雨多霉,時有倒春寒或者氣溫超過節(jié)氣等不正常氣候,如果寒濕與溫熱之邪相結合,易化熱化毒。此外,新春佳節(jié)剛過,把酒狂歡,過食肥甘厚味、辛辣煎炸食物,也易引起酒毒、濕熱毒邪郁滯;長假熬夜、生活不規(guī)律,路途奔波勞累,容易導致正氣不足、體質下降,致肝臟膽腑新病舊疾頻發(fā)、易發(fā)!
中醫(yī)學中的正氣主要指人體對外界環(huán)境的適應能力、抗邪能力、康復能力。正氣是人體氣血陰陽、抵抗疾病的能力和臟腑功能活動的綜合體現(xiàn)。正氣在人體中的作用包括以下方面:一是人體抵御外邪侵犯的能力,一般情況下,正氣充足,適應外界環(huán)境的能力和抵御外邪侵犯的能力就強,就不容易生病——《黃帝內經》所謂的“正氣存內,邪不可干”;反過來,正氣不足,適應外界能力和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,人體就容易生病,《黃帝內經》所謂的“邪之所湊,其氣必虛”。第二,正氣是人體的康復能力的體現(xiàn),能祛邪外出和幫助恢復病體,得病后,如果正氣充足,能夠有助于祛邪外出,縮短病程;病愈后,能幫助恢復臟腑的功能活動,促進康復。所以保護和增強人體正氣非常重要!清肝祛邪能夠達到保肝護肝之目的,此正所謂邪去正安!
五行中春天為肝膽相應,春季肝膽易受時令之邪侵犯,肝膽受溫熱毒邪、寒濕或者濕熱之邪氣,如果加上酒毒之邪侵犯,這些邪氣阻滯在肝膽,就會導致肝氣不能疏通開泄,膽汁排泄不暢,出現(xiàn)面黃目黃,甚至全身黃疸;邪氣阻礙肝氣,導致氣滯不通,不通則痛,出現(xiàn)右脅肋脹痛;肝病傳脾礙胃,脾胃的受納、消化、吸收功能下降,就會出現(xiàn)厭食、特別是厭食油膩食物,疲乏無力,小便黃赤等。有些患者原有肝膽疾患,又受到邪氣的侵犯,容易導致舊病復發(fā)或者惡化。如果失治誤治,纏綿不愈,反復發(fā)作,久病入絡,導致瘀血阻滯血脈,積聚在肝膽,形成積聚腫瘤,影響肝膽及其它臟腑的功能活動,影響氣血津液的生成,導致臟腑的功能紊亂,氣血不足,陰陽失去平衡,正氣不足,更易受邪氣侵犯,惡性循環(huán),滋生百病!
針對以上所述的溫熱毒邪、寒濕、濕熱之邪、酒毒、瘀血之邪氣阻滯積聚肝膽的病證,中醫(yī)的治療原則是“實者瀉之”,有邪氣就需要祛除,將阻滯在人體中邪氣清除,保護正氣,從而達到以保護肝膽,幫助其它臟腑功能的恢復!
國家一級中藥保護品種片仔癀系國家級絕密處方,從已公布的四種成分來分析,牛黃味苦性寒,具有瀉火清熱、解諸有毒之邪;蛇膽苦寒助牛黃以清熱解毒,兼以清肝利膽濕熱、清肝明目;天然麝香辛香溫通,具有較強的活血消腫止痛功效;三七甘微溫助麝香以散瘀,清除肝臟血脈中郁滯的瘀血,達到行滯通脈功效。諸藥配伍,能共同達到清熱解毒、涼血化瘀,消腫止痛的功效,能夠使火熱毒邪、酒毒之邪、濕熱、瘀血之邪得以清除,使肝脈暢通,經絡得以疏通,肝氣調達,膽汁疏通排泄;脾胃功能恢復,飲食能夠消化吸收;經絡通暢,氣血協(xié)調,通則不痛,腫消積散痛止。
一年之計在于春,一年健康在于養(yǎng)春,一生健康保平安,春季陽氣上升,萬物萌生,人體必須順應自然,同時配合飲食有節(jié)以增強體力,作息有時以恢復體力,調暢情緒保持身心健康!
信息來源(出處):福建日報 2018年03月27日